李慧善
這天,已參加工作的女兒突然提議:“爸,我想回農(nóng)村趕個大集?!蔽彝謾C屏幕上的購物界面,不禁失笑:“現(xiàn)在網(wǎng)購這么方便,誰還去趕集?”女兒卻神往地說:“集市上的煙火氣最能治愈,那種熙熙攘攘的熱鬧勁兒,能讓人瞬間卸下所有壓力?!彼脑捪癜谚€匙,倏地打開了我塵封多年的記憶匣子。
我小時候,買東西大多靠趕集。周圍十里八里都有固定的集日。記得某個冬日凌晨,父親就著咸菜啃玉米面餅子,扭頭沖眼巴巴的我說:“去,找你娘要五毛錢,帶你去見見世面?!?/p>
牛車碾過鋪霜的土路,駛向通往集市的大路。趕集的人群像赴盛宴:大姑娘、小媳婦穿紅戴綠,小伙子們穿得干干凈凈。路上有人走著,有人騎自行車或趕著牛車,間或有拖拉機突突響著駛過,車廂里人和貨物擠得滿滿當當。
未至集市,已聞喧囂。五顏六色的布帳連成片,叫賣聲此起彼伏。賣菜的老農(nóng)扁擔壓得咯吱響,鮮嫩的青菜上還沾著晨露;賣水果的大嫂嗓門清亮:“又甜又脆的蘋果,不甜不脆不要錢!”孩子們在攤位間穿梭,忽而被糖畫攤上的孫悟空吸引,忽而對玩具攤上的鐵皮青蛙挪不開腳。
父親的白菜攤支在集市角落。他蹲在麻袋上,黝黑的面龐被曬得發(fā)亮。我攥著五毛錢,在炸油條攤前徘徊許久,最終買了本子和鉛筆。父親瞧見,默不作聲地買了兩毛錢炒花生,粗糙的手掌把我衣服口袋塞得滿滿當當。
午后,忽遇遠房表叔,老哥兒倆在涼粉攤前嘮家常。表叔的兒子和鄰村姑娘正隔著人群偷偷打量,媒人假裝偶遇,拉著話頭讓兩人“碰巧”擦肩走過。這樣的場景,不知成就了多少段姻緣。
夕陽西下時,父親數(shù)著皺巴巴的毛票笑了。歸途買了半斤豬肉,說要包頓白菜豬肉餡餃子。我蹦跳著跟在牛車后,看父親的影子被夕陽拉得老長,仿佛要融入那片金色的麥田。
如今網(wǎng)購改變了生活方式,集市漸漸冷清。但那些吆喝聲、炒花生香、糖畫的甜,依然在記憶里鮮活如初。我決定周末就帶女兒回去——讓她看看,那些藏在歲月里的煙火氣,永遠不會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