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滕璐 本報通訊員陳偉偉
12月1日,寧津縣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成功開展局麻下經(jīng)內科胸腔鏡實施胸膜粘連松解術及胸膜活檢術,解決了75歲老人不再胸悶、憋喘。
劉阿姨胸悶、憋喘快10天了,11月19日來到寧津縣人民醫(yī)院就診。胸部CT檢查顯示右側大量胸腔積液、右側肺不張,氣管及縱隔明顯左移。胸腔穿刺引流后,胸腔積液呈血性。經(jīng)過多次抽取積液,每次胸腔積液流出量很少,且劉阿姨癥狀未見改善。醫(yī)生為她復查胸腔彩超,結果提示胸腔內大量纖維索條形成,胸腔積液形成多房分隔,置管引流效果不佳。
科室主任管成艷立即組織副主任醫(yī)師潘貴敏及主治醫(yī)師圣桂芳等一起討論,認為患者胸腔積液為包裹性,存在胸膜粘連,造成這種癥狀的原因不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胸膜壁存在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很大。綜合分析后,管成艷團隊決定為老人實施內科胸腔鏡下胸膜粘連松解手術。
完善術前檢查并制定詳細手術方案后,12月1日下午,管成艷和圣桂芳為患者實施了局麻下內科胸腔鏡胸膜活檢術檢查與胸膜粘連松解術治療。術中,管成艷發(fā)現(xiàn)患者胸腔內大量纖維粘連帶、分隔、包裹及陳舊血性黏稠積液,臟層、壁層胸膜廣泛增厚,立刻通過鈍性分離、活檢鉗離斷粘連帶、打開包裹、清理壞死物、剝脫臟層表面部分粘連包裹等操作,并于壁層胸膜局部增厚部位取活檢組織。術后劉阿姨胸悶、氣短癥狀減輕,治療效果明顯。病理顯示為轉移性肺腺癌,劉阿姨接受了進一步的治療。
“所謂的胸膜粘連,就是相對兩層(臟層和壁層胸膜)粘在一起,這種病變是由肺結核、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以及胸部損傷后引發(fā)的。絲狀的粘連條索就像蜘蛛網(wǎng)一樣散布在胸腔內,胸膜粘連會阻礙肺的萎陷及復張。同時,考慮患者出現(xiàn)這種情況,胸膜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通過內科胸腔鏡下手術,既處理了胸膜粘連,同時也取到了胸膜壁上的病變部位組織進行病理檢測,一舉兩得。相對于外科胸腔鏡來說,內科胸腔鏡是通過局麻的方式進行,手術切口少且小。”管成艷說。